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追星”买入却被套,基民为何表示“买基金不如买包”

时间:03-2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98

“追星”买入却被套,基民为何表示“买基金不如买包”

“买基金不如买包。”一位90后投资者王晓对第一财经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她表示,自己在2020年左右“追星”买入了一些明星基金产品,如今仍亏损20%~30%,但同期购入的一款奢侈品包包价格目前已经上涨45%左右。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公募基金市场快速扩张,同时诞生了一大批“男神”“女神”式的明星基金经理,不少年轻投资者跟风涌入。然而在随后的股市震荡下,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净值出现下滑。而业绩下挫让“追星潮”退热后,这批在高位冲进市场的投资者们仍在等待回本的路上。“追星”冲进市场2020年前后,随着资本市场的爆发,公募基金迎来了黄金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为20.25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5.42万亿元。在这一年,公募基金市场获得了30%以上的年增长率。作为基金业个人投资者中的一员,王晓也是在这个阶段成为一名“小白型”基民。她对记者表示,自己就是2020年左右冲进基金市场的那一批“90后”,目前仍在等待回本中。“那时候热搜经常出现基金,所以就跟风买入了。”她称。“像我们这种对投资市场不太懂的人,基本没买过股票,也不知道怎么去理财,但是那时候感觉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买基金、讨论基金,就觉得应该是很靠谱,而且那段时间(基金)业绩确实还可以。”王晓回忆道。据第一财经统计,在已有数据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2020年全市场共有112只基金产品年内回报实现翻倍,其中有99.58%的产品实现正收益,近一半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年度收益率超过50%。换言之,2020年对于像王晓一样“小白型”基民而言,买基金做投资就像掌握了“财富密码”,“很简单,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据记者观察,他们投资基金也颇具特征:胆子大、爱追热点、跟风买入、热衷权益类高风险产品等。与此同时,在规模扩张的诱惑下,部分在行情中展现了赚钱能力的基金公司,也选择以“造星”的方式营销基金,例如花“大价钱”宣传和打造塑造了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因为明星基金经理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可以很好地推广出去,渠道也喜欢这种方式,这样效果比较好。”一位基金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就在这番火热的行情下,“坤坤”“春春”“兰兰”“菘菘”“蔡总”“科技四大渣男”“一哥”“一姐”等多个“饭圈式”口号腾空出世,部分基金经理有了“明星般待遇”的微博超话、应援口号,甚至有明星基金经理被传要去参与录制综艺的消息。这一情况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惕。2021年3月,中基协发布《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的倡议》,明确指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不过,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的频繁“出圈”,也让“你最近买什么基金了?”“加仓还是减仓”成为了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更成为了一种社交工具。需要注意的是,在基金公司或渠道的推广中,对基金经理或基金产品往往只选取业绩靓丽的时间点,呈现出光鲜亮丽的一面,投资者并不能看清全貌。“投资者关注的就是业绩表现,如果赛道正热门的话,超高的收益率会很吸引眼球。但这时候很可能已经处于行情的阶段性高位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士对记者说。业绩变脸尚未回本好景不长的是,随后两年多时间,资本市场遭遇震荡调整,2021年基金行业呈现风格切换的分化行情,让一向以重仓大盘价值股为主的明星基金经理们接连出现“翻车”。而2022年伊始,各主要指数全军覆没,一路下挫,绝大多数权益类基金“跌跌不休”。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1年,年内回报实现翻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只有3只,而年度回报超过50%的基金产品不足百只;2022年这一情况更加“惨烈”,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仅获得48.55%的年度回报。这也意味着,亏钱成为常态,赚钱反倒成了特例,基金产品也多次跌上“热搜”。面对与2020年全然不同的局面,基民们才发现自己迎来“困难”模式,开始了漫漫“回本”路。王晓向记者展示了她在2020年前后买入的部分基金产品,大多是张坤、葛兰、蔡嵩松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目前持有收益率在-40%至-25%之间。“在懂了一点财经知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买在了高位,但已经为时已晚。”王晓称,市场的骤然转冷和基金的持续下挫让她们猝不及防,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只能看着产品越亏越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7日,在已有数据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2762只产品自2021年以来的区间净值回报仍为负,占比近7成。其中,有1200只产品的区间亏损幅度超过20%。从新发的“爆款”角度而言,记者基于Wind数据进行统计,从2020年至2021年间成立、且成立规模超过3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293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其中只有55只产品成立至今收取得正收益,更有超过152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20%以上。在市场的震荡调整中,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也逐渐褪色。“我现在就时刻关注他们(管理的产品)什么时候回本。”一位持有明星基金产品仍亏损超过30%的基民如是说。记者也随机与十位在不同城市、不同工作的“90”后进行交流后发现,像王晓这样的“90”后并不少。在他们看来,买基金是那时候最“流行”的理财方式,但如今大多都是亏损状态。那么,他们会选择赎回吗?“不赎回,我已经躺平了。”王晓坦言,一方面,自己已经亏了很多,不舍得“割肉”赎回;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人,就算赎回了也没有好的投资方向。“我现在只等回本就赎回,赚钱什么的就不强求了。”她说。一位在三线城市的白领员工胡伟也对记者表示,“我完全不懂啊,就是跟风买或者看首页推荐,平时也不看。不过偶尔看一下,总能收获新的沮丧”。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不会在基金亏损的时候赎回。另一位个人投资者李斯则因此引发了对财经领域的兴趣。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基金下跌时会直接搜索“基金下跌怎么办”,后来才开始学习财经知识、阅读基金经理的定期报告、看路演、在各大基金讨论区和别的基民讨论等。“年轻投资者的理财是很容易受到热门榜单或具有专业头衔的人士的观点影响。”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投资者可能缺乏基础的基金知识,对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自己的匹配度一无所知,这样的投资者被套住了,往往不想“割肉”赎回,持有感也会更差。近年来,各行各业跨圈合作层出不穷,脱口秀甚至短视频平台等等也并不少见。那么,金融行业“娱乐化”有什么风险?“如果过度娱乐化,投资者可能会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因素,一时冲动就做出某些投资决策,这不仅伤害投资者的利益,长此以往也会损害行业的形象。”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基金公司应守住底线,做好投资者陪伴,以严谨的态度帮助投资者提升对基金投资的认知。公募“去明星化”已成共识事实上,受到“流量式投资”反噬的不只是个人投资者,还有不少基金公司。一方面,随着业绩的变脸,明星基金经理随即跌落神坛,个人或基金公司受到投资者的“口诛笔伐”,被“骂上热搜”;另一方面,有些明星基金经理一战成名之后,迅速转身“奔私”,或主动或被挖去更大或更心仪的平台。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确有不少公募基金业知名基金经理离任。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分别有超过300位基金经理离任,例如获得基民广泛关注的董承非、周应波、赵诣等明星基金经理。而在上述业绩并未回正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也有不少已经更换或增聘了基金经理。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经理增聘、卸任除了是为离职做准备以外,一方面,“以旧带新”培养新生力量,让新人能够逐渐过渡到独立管理基金;另一方面,为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增聘搭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任的压力。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王晓受访表示,“我感觉是基金经理‘跑路’了,因为我冲着这个明星基金经理买的产品,现在产品还没回本,它就换人了,我的持有体验更差了”。华南某公募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明星基金经理出走的故事,在公募基金行业上演过太多次。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民,都不会愿意有这种情况出现。因此,为了减少失去明星基金经理的影响,如今业内大多已经弱化“明星”个人这一概念,而是更重视投研团队整体实力的培养,更愿意构建团队化、平台化的模式。与此同时,监管也有类似文件发布。例如,证监会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同时,该意见也再次强调:“坚决纠正基金经理明星化、产品营销娱乐化、基民投资粉丝化等不良风气”。“现在不仅监管有要求,行情变化太快,这个赛道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不行了。所以单独宣传某位基金经理的现象比较少。”某头部基金公司人士说。记者注意到,目前业内大多选择形成三五位基金经理的小组式宣传。不过,也有基金业内人士坦言团队式的宣传效果并不佳:“相较于把同样的钱投进几个人,那一个人肯定比较好宣传,效果也更好。但是这也没办法。”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各家基金公司都在探索合适自身特色和文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怎么吸引、培养、留住优秀的人才,是基金公司长远发展重要课题。但聚散离合终有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下,人才有一定的流动是正常现象。同时,上述人士也指出,一直以来,如何在做大规模与保护基民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是公募基金的难题,除了增强实力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不辜负投资者信任外,也需要避免片面业绩的炒作与投资收益预期的理性降温,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持有人体验。(以上王晓、胡伟、李斯等均为化名。)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